当前位置 首页乳业资讯

从落后百年到世界前沿,这个行业做对了什么?

时间:2022-04-01 11:47:23 来源:dairyweekly.cn 编辑:佚名 阅读:手机版

记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的时候,我当时正好在上大学物理课,我们物理老师讲完造核弹的理论之后,跟我们说他老婆就是做畜牧的,仔细对比过之后,发现核弹的复杂性并不高,跟养牛比起来根本算不了啥。 

造核弹最难的是核原料,原料难搞的主要原因是这玩意被联合国严格监控,小国很难搞到。 

但是如果偷摸搞到原料,发电量上来,很多国家都能提纯,一旦被提纯,那接下来的难度就非常低了。

相比较而言,牛奶这玩意就不一样了,中国畜牧业花了几十年时间,直到最近这些年终于有了大突破。最近专门研究了一下这个话题,所以给大家分享下。

中国人很早就知道牛奶对人有神奇功效,所以大家看电影《斗牛》,当时外国友人送了延安一头奶牛,挤出来的奶主要供应伤员。

中国以前也不是没有牛奶,只是比较少,全中国加起来各种奶牛才12万头。而且产出比不太行,就是吃的草多,产出来的奶却很少,一年中产奶时间也比较短。

此时,西方却完全是另一种状态,1940年前后他们已经掌握了高温杀菌后无菌保存的技术,也就是现在咱们在超市里看到的那种常温保存的牛奶。这从根本上改变了牛奶行业。 

再来看国内,建国后很长时间里,牛奶供应不足的情况并没有好转。一直到1978年,我国的牛奶还是奇缺,普通人一辈子可能只在出生和临终才能接触到牛奶。

改革开放后搞市场经济,中国人的收入慢慢高了起来,就对牛奶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。尤其是小孩,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多吃奶。既然有人买,需求会驱动供给。

这种背景下,中国乳业终于有了长足的发展。

1984年,我国引进了第一条常温灭菌奶生产线,每小时可以生产4000包常温奶,牛奶终于开始进行稍微远一些的运输。

同一时期,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下新的乳品品类——婴幼儿配方奶粉。

1979年,内蒙古轻工科研所、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、内蒙古海拉尔乳品厂、黑龙江双城儿童乳品厂开始研制第一代婴幼儿配方乳粉——“母乳化乳粉”。1983年“母乳化乳粉”研制成功,以牛(羊)乳为基础,添加乳清粉、植物油、微量元素、维生素,并且进行批量生产。

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推动下,国内乳品厂和各种奶制品爆发性增长,比如现在的西安银桥、百跃等乳企,就诞生在这一时期。今天大家熟知的飞鹤,也在同一时期开始进行婴幼儿奶粉的研发,是较早入局婴配粉的中国乳企。

 

 

飞鹤老工厂的包装车间

2000年,国内开始引进瑞典利乐的技术。也就是利乐纸包装和超高温杀菌。这两样技术,使得不添加任何东西的纯牛奶,可以常温保质6个月。

这个技术对中国的影响很大,以前的中国牛奶都是“地方诸侯”,牛奶保存时间太短,没法长距离运输,所以各地都有一个地方品牌。直到这个技术被大规模应用,内蒙古的牛奶可以运输到广东、福建。

更关键的是,20世纪90年代初,中国奶业进行了市场化改革,放开了牛奶购销价格,取消牛奶补贴,实行市场竞争,开放乳制品市场。中国乳业也因此迎来大爆发。

可乳业是一个链条极长的产业,从养牛到牛奶上桌,需要漫长的产业链支撑。大概可以分成三大部分,上游的原奶供应,中游的乳品工业,下游的市场流通。每个环节都超级复杂。引入利乐包装只是解决了其中的一个问题,远远不是全部问题。

后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“三聚氰胺事件”。

当时许多奶制品公司,自己不产奶,主要找奶农收奶,为了保证牛奶质量,他们给定了一个指标,只有蛋白质含量超过某个值,他们才要。

奶合不合格,最重要的指标,就是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。而测量蛋白质含量的办法,是测量奶的含氮量。然后有人开始添加三聚氰胺增加含氮量,就出现了后来的一系列悲剧。

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两个最大的问题:

一是我国牛奶的质量不行,也正是质量不行,所以才弄虚作假。

二是传统的模式有问题,奶企没法有效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,生产出来的奶就一直可能有问题。

恰好这俩问题飞鹤解决得很好,而且很有前瞻性。早在2006年,他们就在被称为“北纬47°黄金奶源带”的齐齐哈尔自建牧场,加大投资,引入先进技术,把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把控起来。

 

 

飞鹤自有牧场里的荷斯坦奶牛

这也是为啥2008年的大风暴当中,一众乳业生产巨头都受了影响,飞鹤反而迎来了大发展,它走了一条“重资产”的“更艰难的路”,反而后来回报不错。

此外,国家在2008年之后也投入巨资研发。2008年10月,国务院动了改革的第一刀:奶站只能由奶制品公司、养殖场、地方合作社开办。奶牛养殖再次进入合作社时代,奶农们需要把自家的奶牛送到在药房、牛舍、奶厅都装上了摄像头的“托牛所”,交纳托管费和饲料费,这种模式也因此被戏称为“把牛当猪养”。

在国家和企业的集体发力下,全国奶牛群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,我了解到的一点,奶牛质量的关键是育种,也就是需要产奶量很高的母牛和优秀公牛配种,以前我国总是进口公牛,每年在这上边也得花不少钱。这几年自主率达到了70%以上,产出来的下一代母牛产奶量还有上升。

一系列组合拳下来,2020年全国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8吨,较 2008 年增加了3吨,增幅达73%,总体改良成效显著。

除了产奶量大幅提升,牛奶质量也提升明显,比如飞鹤对生牛乳主要指标的要求,不仅高于国家标准,且超过欧盟标准,比如婴幼儿奶粉领域,中国应该是全世界标准最严格的。

发展有了起色,但是中国乳业依旧需要一次大规模升级,尤其是婴幼儿奶粉。也就是大家需要的不仅仅是“牛奶”本身,而且需要质量和水准一直提升的配方,此时中国乳业的核心课题也开始从生产逐步转向母乳这些基础研究。

西方发达国家的母乳研究从19世纪开始起步,社会上流行公益性质的“母乳银行”,收集哺乳期妇女无偿捐赠的母乳,为缺少母乳的宝宝提供“口粮”,同时也为母乳研究的进行、奶制品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中国的母乳研究则滞后许多,解放初期中国婴幼儿以米糊作为主要辅食,直到2000年左右行业快速发展,各大乳业公司才开始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零星的母乳研究,但国家层面或学术界还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。

所以在2010年的“863计划”中,国家开始要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,针对我国自己的情况研发奶粉。

不过,母乳数据库需要庞大的样本和实验研究,所以往往需要由相关企业来参与。飞鹤作为863计划的参加单位之一,主要承担了黑龙江、北京这两个地区母乳的采集和检测任务。

以此研究为契机,飞鹤开始建立起了规范的母乳采样、检测标准,并着手建立中国母乳数据库,正式推开了科学、系统地研究中国母乳的大门。

在系统化母乳研究的基础上,2010年,飞鹤作出了一个大胆且创新的决定,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含有OPO结构脂的乳源配方奶粉——星飞帆。

OPO结构脂是对母乳脂肪结构的模拟,毕竟婴儿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,普通奶粉容易引起部分婴儿消化不良。而OPO这种新结构模仿了母乳,婴儿更适应一些,消化吸收也更好一些。

经过十多年的积累,飞鹤的中国母乳数据库的样本量已达20000多个,覆盖全国27省,研究层次也从最初的成分分析,深入到了活性、比例、动态变化等方面,并在很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。

在这一过程中,飞鹤还确立了两大技术路线,一条为中国母乳谱系研究,另一条路线则为CHMP中国母乳计划。

这么说比较抽象,其实也不复杂。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物质,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,其实母乳里面也有这些。以前我们的母乳研究,会关注这些成分的含量是多少。但CHMP中国母乳计划就不一样了,会把母乳看成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,研究母乳代谢,对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,这是很先进很前沿的研究方法。

现在飞鹤在母乳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多成果,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影响因子高于6.4的学术文章,最高达9.3。

写到这里,大家也看出来了,企业做产品,一是良心,二是技术,缺哪个都不行,经过了十来年的发展恢复,中国乳业逐渐完成了一次逆袭,不仅收复了中国市场,还深受消费者的信赖。

而且我们很欣喜地看到,飞鹤这些中国乳企能做大,主要是走科技路线和技术路线,在品质上真正打败了对手。现在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比他们更大,所以才能做到百年落后、一朝赶超,有了这种坚持走“难走路线”的精神,接下来中国乳业走向世界一流也指日可待。

 

TAG标签:
反馈